米开朗基罗(Michelangelo,1475年3月6日-1564年2月18日),意大利雕塑家、绘画家、诗人兼建筑师。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塑家、建筑师、画家和诗人,与列奥纳多·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“文艺复兴艺术三杰”,以人物“健美”著称,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。他的雕刻作品“大卫像”举世闻名,美第奇墓前的“昼”、“夜”、“晨”、“暮”四座雕像构思新奇,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“摩西像”、“大奴隶”等。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《创世纪》天顶画和壁画《最后的审判》。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圣伯多禄大殿,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。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、不合群,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,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,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,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。米开朗基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卡普雷塞,1564年在罗马去世,时年88岁。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。
“我不是雕塑家米开朗琪罗,我是米开朗琪罗.博纳洛蒂”——米开朗基罗
《大卫像》 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艺廊
《哀悼基督》 云石雕像 高175厘米 1498 圣伯多禄大殿
《摩西像》 大理石雕像 高235厘米 圣伯多禄锁链堂
《反叛的奴隶》
《反叛的奴隶》又名《被缚的奴隶》,塑造一位强健有力的裸体青年奴隶侧转着身体,胸腰间被一条象征性的绳索缚住,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蕴蓄着极大的力量,雕像具有运动的节奏,他那壮实的躯体呈螺旋形拧起;他力图挣脱身上的绳索,这种动势的转折,体现了巨大的内在激情,似乎将要迸发一股无比强大的反抗力,相比之下,身上的绳索则显得那么脆弱无力,似乎仅仅成了装饰品。他的头高昂着,紧闭着嘴唇,眼睛圆睁着,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愤怒和坚强不屈的意志。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蕴蓄着极大的力量,但又不能施展,只得举头祈望解脱,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具有一种被压抑、被束缚而渴望解脱的痛苦,和实现理想的要求。
《垂死的奴隶 》
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里乌斯二世招到罗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,米开朗基罗为陵墓创作了几件雕塑作品,云石雕塑《被缚的奴隶》和《垂死的奴隶》就是其中著名的杰作。在中世纪意大利,统治阶级在墓前立奴隶像是象征死者的权威。显然,用奴隶雕像装饰陵墓,是沿用古罗马时代纪念碑装饰的惯例,米开朗基罗在教皇墓前造奴隶雕像,在于通过两尊奴隶雕像,传达被束缚、被奴役的灵魂,希望求得解脱内在精神。
《圣多明尼克像》
《昼》
《昼》似乎是一个未完成的男性人体雕像,他好象刚 刚从睡梦中被惊醒醒,右手在背后支撑着身体,眼睛圆睁着,正越过自己的肩头向前方凝视着。
《夜》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作品赏析
《夜》是一个身材优美的女性,但身体的肌肉松弛而无力,她右手抱着头,正在深深地沉睡着,脚下的猫头鹰象征着黑夜的降临,枕后的面具则象征着恶梦缠身,她似乎已经精疲力尽,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得到安宁。
《晨》
《晨》的形象是处女的化身,她丰满而结实,全身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辉,似乎正从昏睡中挣扎着苏醒过来,但没有欢乐,只有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。
《暮》
《暮》被表现成为一个强壮的中年男子,他松弛的肌肉无力地下垂着,上了年纪的脸上沉浸在平静的反醒中,或许是由于苦闷而在发呆。
《参孙和两个非利士人》
《蹲着的男孩》
《阿波罗》
《拉结和利亚》
《布鲁图斯的半身像》
《带着十字架的耶稣基督》
《基督耶稣受难》
《觉醒的奴隶》
《酒神巴克斯》
《拉庇泰族人和半人马的战斗》
《隆旦尼尼圣母怜子》
《楼梯旁的圣母》
《洛伦佐·德·美第奇之墓》
《美第奇圣母子》
《年轻的奴隶》
《奴隶(阿特拉斯)》
《皮乌斯》
《帕莱斯特里纳圣母怜子》
《丘比特》
《圣·保罗》
《圣·彼得》
《圣·科斯马斯和圣·达米安之间的美第奇圣母子》
《圣·佩特罗尼乌斯》
《圣·马太》
《圣·普罗库鲁斯》
《圣母怜子》
《圣母子》
《胜利的天才》
《圣母子和施洗者约翰》
《天使与烛台》
《有胡子的奴隶》
《朱利亚诺·德·美第奇之墓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