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春天,由著名纪录片导演于继勇执导的《紫蓬山》纪录片摄制组来青铜时代雕塑取材拍摄,这源于我们受紫蓬山风景区管委会的委托,为紫蓬山塑造的“李恩绶”雕像。作为唯一一部流传下来的记录紫蓬山的志书《紫蓬山志》的作者,他的故事是该纪录片的重要内容。
依托于这次的拍摄,我们得以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一件雕塑从构思、构造、塑形到安装的过程。
李恩绶是清末民初的教书先生,他受聘于淮军后人周家谦,做私塾先生,在紫蓬山下客居十一年,在这十一年间,他走遍紫蓬山,搜集紫蓬山的历史、文化、山川形胜,为紫蓬山正名,撰写《紫蓬山志》和儿童启蒙教材《龙文鞭影》等著作。但相比于他撰写留存资料的丰富,关于他个人的资料却只有只言片语,更没有老照片等原始资料。
如何还原一百年前的人物形象,成为一开始就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时光如刀,每个人的经历都写在脸上。所以,项目前期准备时,我们组织项目人员,实地走访考察紫蓬山这个让他驻足了十一年的地方,琢磨其经历,刻画其性格。同时一点点搜集与李恩绶有关的资料。一切准备工作就绪,真正的案头设计工作才有条不紊地展开。这次的设计工作,联合了青铜时代创意中心的设计师和湖北美院的雕塑家们,通过多次修改完善,一个目光矍铄的耄耋老人形象跃然纸上,他穿着芒鞋,拄着竹杖,山风刮起了他身上厚厚的斗篷。
图纸确定后,便是雕塑的塑型。为了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,不论是泥塑还是之后成型的铜雕,都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打磨与修饰,最后才能形神兼备的呈现在大家面前。
2017年夏天——
“李恩绶”回到了他为之驻足的紫蓬山,伫立在他和文友谈笑风生的山道旁。那一天,我们的安装师傅们顶着高温,一丝不苟的为最后一步的交付工作努力着。
而这个清贫的教书先生留给紫蓬山厚重的礼物——《紫蓬山志》,如今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背景,展现着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担当,这种为传统倾尽全力的精神也在百年后令我们动容,同样是做着传承传统的事情,我们也当在铜工艺的继承与创新中,竭尽全力。
《李恩绶》塑像视频于纪录片《紫蓬山》之《文传》
欢迎收看~